闽清周末行记
见闻 | 2016-5-11 星期三 11:02 修改@2016-5-11 11:08 | 评论↓
喜欢豆瓣上看到的这句话——你和春天还差一个旅行。万物复苏的春天,雨水淋漓,眼看花朵次第开放、姹紫嫣红,树木的枝头上叶子由无到有、颜色由暗沉转翠绿,生命的气息浓厚地弥补在空气中,让人心旷神怡,顿觉自己也获得了新生。事实上已经算夏天了,日历显示,5月5日(农历三月廿九)已是立夏,而且气温早破了30度,短衫薄裤已上身。赶着这么一个春末夏初,上个周末终于短途成行,安排了一趟福州郊县游。
闽清县,是福建省会福州市所辖5区8县之一,别称梅,位于福州西北部,闽江下游,距福州约50公里,车程1个小时即可到达县城。此行安排往闽清,并未特别做旅游攻略,简单的三个因素促成:一、有友人上周刚到闽清大明谷温泉游玩;二、尚未到闽清玩过;三、想离开市区透透气。
首站前往大明谷温泉,也是这一趟出游的主要目的地。到闽清城关只需1个小时,但到大明谷温泉则不止,行程达90公里,且有一半路程为蜿蜒山路,全程需时2个小时。幸好现在的国道、省道都修得不错,加之这两年自己在山区锻炼,对山路的九曲十八弯早已适应,驾车的过程还算顺利,且自驾无需严格规定时间,一家人说说笑笑,不疾不徐从容前行,享受的更多是去往远方的过程。前一两个月,自己曾因公随团到闽清参观调研,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沿途经过的地方感觉都很干净,随地乱扔的垃圾杂物不多见,尤其与我正在挂职锻炼的地方一对比,感觉更是明显。这趟过来,再次留意,仍然觉得卫生保持不错。现如今,各地都在争创美丽乡村,但如果基本的环境卫生都不能保持好,不管先天条件多优越,人造景观多美丽,给人的感觉肯定不会好,反之,一些没有争取到过多经费投入开发的乡村,如果能够把环境卫生整治清楚,一个个看过去给人的印象就很舒服。一路沿着闽江前行,必经的一站是水口电站。远远就望见大坝中间几个闸口奔腾而下的银白江水,水汽蒸腾,气势雄浑,一车老小看得啧啧称奇,车到近处,发现道旁有不少人专门停车观看拍照,忍不住也停了下来,而且被牢牢绑在儿童座椅上的小不点也在哇哇叫个不停,好奇心十足。据资料,水口电站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水电站,也是福建省第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兴建的能源工程,一九九三年建成,大坝全长870米、高101米,总装机140万千瓦,坝身有12道溢洪闸门,闸门22米高、15米宽,当年在全国百万千瓦水电站质量评比中名列前茅,达到国际水平,被誉为国家“七五”期间水电项目的“五朵金花”之首,主要向华东电网和福建电网供电。如今一看,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大明谷温泉位于闽清县桔林乡汤兜村,在闽清北部与宁德古田县交界。临近中午从福州出发,到达大明谷温泉已是午后2点。一路过来,印象是地理位置偏远,沿路缺少指引,顾客稀少,冷冷清清。温泉村大门口有一块很大的泥土空地作为停车场,竟然只停了1辆车,不禁心里嘀咕,决定先了解一下情况再作打算。与售票兼门卫的老头商量了一下,暂不买票,先进去看看环境。一路静寂无人,进去后沿路经过几栋建筑分别是月亮楼(餐饮)、服务中心(泡温泉)、太阳楼(住宿)。先到太阳楼看了一下住宿条件,湿气较重,只看到一个老人在值班,周末房价288元;回到服务中心咨询,总算碰到几个客人穿浴衣准备出门去泡温泉,消除了一点诡异感,看了看设施都比较陈旧,关键我们还没有吃午饭,问哪里能吃饭,说是过了五一已经是淡季,平常客人少,吃饭都要提前预定才有,现在只能去附近乡村找吃的。这一找,往回开了七八公里才找到一处相对有点人气、有路边小餐馆吃饭的集镇。边填饱肚子边商量,决定既然来了还是按原计划泡温泉,但过夜就免了,到县城住宿。
人少有人少的好处,池子可以随便挑尽情泡。温泉区的设施也是明显陈旧,有的池子顶棚破损,有些没有蓄水,还有一些健身器材、娱乐设施都荒废在一旁,罩上了不少灰尘,虽然门票80元不算太贵,但这样的性价比还是太低了好不好?!总算仍然有一些池子能用,水看起来也还算清澈,问了温泉区仅有的一两个中年服务员,据说每天都有坚持换水。温泉属于硫化氢泉,温度最高可达65℃。试了几个池子,水温不错,泡在其中,汗水渐渐逼出。边上不远就是闽江,放眼望去可见水面,多云的阴天,江风习习,也挺舒服的,虽然不如预期的好,总算也没白跑一趟,特别是没多少其他客人,小不点可肆意地乱跑乱泡,玩的还挺开心的。
近期天气湿热,温泉村里植物多蚊虫也多,我和小不点被咬的难受,泡了两三个小时赶紧走人,驱车1小时到闽清县城,入住启源大酒店。本想闲逛县城吃小吃,不想下起雨来,晚饭草草对付,决定早点休息,第二天再出发。况且,手机上网搜了搜,闽清城关貌似也没什么地方值得一逛。
第二日,决定来一次古民居之旅,参观坂东镇古民居“三宝”——宏琳厝、四乐轩、岐庐。宏琳厝号称全国最大单栋建筑古民居,占地面积17832平方米,由药材商人黄祖嘉(1755-1815)始建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并由其子宏琳建成于1823年,前后历时28年。位于坂东镇新壶村,距闽清县城25公里,导航能搜到,但是导到临近的大马路边就结束了,愣是没有看到什么明显的指示牌,只好慢点开边开边找,总算在一个入村道口看到了竖立的石碑,沿着弯弯绕绕的村道进去终于找到。建筑前是一个开阔的大广场,但是一看建筑本身就失去了兴趣,除了大一点,没感觉到什么特别,不过口号很大,正门两侧宣传标语“皇宫当游紫禁城,民居应览宏琳厝”。门前站了一些其他游客,似乎也都没有进去,就在门口观望谈论,最后干脆去了广场远处的大树底下乘凉。了解了一下,门票要50元,据说到里面还要收好几道门票,实在坑人,最终我们还是没进去,倒是在门前的广场闲逛了好一会儿,小不点玩健身器材更开心。
四乐轩古民居距离宏琳厝不远,始建于清代乾隆十九年(1754年),占地面积2.45万平方米,比宏琳厝大,是著名的乔家大院(面积为1.06万平方米)的两倍多,号称全国最大的古民居。全厝分为四进,共有大小厅堂42个,住房793间,据说当地曾有民谣传唱:“四乐厝、四乐厝,鸟儿飞不过”,说是鸟儿不能一口气飞越的大建筑群。建筑里还有人家住,入口内侧有一张简易桌子的售票处,我们到的时候没人在,也就径直走进去了,绕过迎面壁,就看到四进主屋前后正对的大门、屏门、后厅门共13道,呈一条直线依次洞开,一眼即可看到底,给人绵延幽深的感觉,印象非常深刻。外面气温高热,内部凉意习习,非常舒服。有个大人正在屋内带着婴儿转圈学步,搭配这么大的老房子,岁月仿佛一下子回到了过去。
据记载,四乐轩最初的建造者叫刘士杰,兄弟七人中最小,自幼过继给姑母,因姑母家境贫寒,无力上学,很小就在山上放牛,后被兄长要回,才得以上学。刘士杰聪明勤学,乾隆十二年(1747年)中了贡生。七个兄弟各自成家立业时,刘士杰与守寡的六嫂合建新厝,这便是现存四乐轩的第四落。新房竣工之日,闽清知县前来祝贺,称赞这座建筑“后,五台两山,前有留形亲双峰朝照,明堂广阔,乃百万富贵之庄”。刘士杰颇有远见,出人意料地购买了大片河滩,不少人都说他把银子抛给洪水,而他却在河滩上围垦造田,并设立书斋,聘请名师为家族子孙授课,凡能读书上进的子孙费用就由此田的收益支付,这片田地被后人称为“书灯田”,此举使四乐轩这座豪宅的后人读书重教蔚然成风,仅清朝就出了35名举人,21名贡生,46名秀才,民国以来出了232名大学生以及博士生。
岐庐位于坂东镇溪峰村,与宏琳厝、四乐轩并称为坂东镇古民居的“三宝”。这个地方不太好找,导航搜不到,找到溪峰村后,不小心开到一座祠堂那边,里面正在大宴宾客,寻找停车位的时候,村民还以为我们是到祠堂赴宴。沿路问了村民岐庐在哪,竟然不知道,不懂是不是刚好被问的人不了解,还是名声在本地反而如此不显。驾车在村里绕来绕去,总算让我们自己找到,就在距离村口不远的地方,一个游客都没有。看来,虽然号称“三宝”之一,本地政府和旅游部门对这里的重视还是不咋的。据记载,岐庐动工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完工于咸丰八年(1858年),建造者是清代道光乙未科(1835年)进士张鸣岐,张考中进士后,经福州老乡林则徐、沈葆祯翁婿推荐,前往江西省担任多个地方的知县,最后官至九江知府。他利用朝廷赠予的俸银在家乡建造起岐庐古堡,占地面积10亩,寨宽75.4米,深59米,寨墙基础取巨石垒砌,设三扇寨门,三重门厚各10公分,寨内有齐备的粮食加工工具,集吃、住、玩于一体。岐庐建成后,附近土匪曾先后20多次上门攻打,意图劫财,均未被攻克。因此,过去附近村民遇有战况和匪患时,大都躲到岐庐,防御自卫。
岐庐大门开着,我们进去的时候,里面没有人,天井很大,虽然古旧但并不脏乱,应该日常有人打扫。根据墙上的牌匾和字迹,能看出家族延续的痕迹。
古堡门口就是广袤农田,周边有小溪流淌,田地里有人种植了芋头、包菜等,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伫立岸头,身后是一个旧时代的痕迹,眼前是依然流传的农耕传统,自己也恍如置身于远去的时光中。
강적들 시와그림 다운로드 다운로드 다운로드
2019-2-8- 星期五 22:19 @reply
跟着博主旅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