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陆灏
书悦, 见闻 | 2007-12-15 星期六 23:45 修改@2008-1-29 14:57 | 评论↓
看完《东写西读》,我感兴趣的文字又多了一个人的。奈何此君实在懒得写字,唯一的这本书也不过是挑选其数个专栏的文字编排结集而成,想多看都不可得。熟悉他的毛尖说了,“陆公子这次终于肯下海出书,相当于007突然到你家里吃晚餐,下一顿不知什么时候了。”流传甚多的还有钱锺书对于他总做编辑而不自己写作曾表示过:“具有如此文才,却不自己写作,而为人作嫁,只忙于编辑,索稿校稿,大似美妇人不自己生男育女,而充当接生婆。”于是不免对其人大感兴趣。虽然钱大侠锺书先生认为,“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非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但那恐怕不过是他老人家的一己之见,或者是他自己避免见人的推诿词句。推蛋及鸡也许未必,但许多人都有因文识人的心思却是无疑的。
关于陆灏,网络上可得的资料似乎不多,且多半要在他人的文章中才能觅得蛛丝马迹。不过,如果知道他与《万象》的关系,他的才华性情便隐约可以揣摩了。如今的《万象》主编俞晓群在一篇题为《文人小意趣的天堂》的文章里,对陆灏与《万象》的关系就做过生动的描述。在新《万象》创办之初,作为一本想要承继前贤的海派杂志,沈昌文先生(前《读书》主编)建议因地制宜,在上海建立编辑部,并请陆灏做编辑。从此,《万象》很长一段时间内就成为了陆灏“一个人的杂志”。“沪上陆小哥”既是“掌柜的”,又是“一个又当妈的爹”,一个人兴致勃勃干了8年,将自己的个性生生融进了《万象》,所以“《万象》一直坚持讲故事,不讲道理;讲迷信,不讲科学;讲趣味,不讲学术;讲感情,不讲理智;讲狐狸,不讲刺猬;讲潘金莲,不讲武大郎;”(毛尖语),这也正是活脱脱的“陆灏思维”。陆灏将杂志具象化为他的会客厅,热情地迎来送往,一些老少文人,如老的有黄裳、舒芜,少的有毛尖、巴宇特,香江彼岸有董桥、林行止,大洋彼岸有李欧梵、黄仁宇,死的有陈巨来,不见面目的有小白,一到这里“就像进了自家客厅,便全身放松,卸去强大、坚硬的武装,开始了自娱自乐,自伤自恋的软弱情怀”。就这样,陆灏把《万象》塑造成了一个“文人小意趣”的天堂。他自己说这是在求一种“甜俗”。至于“甜俗”是什么?“就像《万象》的封面那样”,他说。
陆灏常用的笔名是安迪、柳叶、陆侠,似乎长期在《深圳商报》写专栏;据说是从复旦毕业,90年代主持过一家凤鸣书店,后来关闭了;如今工作于《文汇报》,年过四十依然单身(据说要保持到六十岁),琴棋书画样样皆能,面貌清秀,是公认的帅哥,上海滩有名的钻石王老五。据毛尖描述,到上海,说晚上和陆灏有约,那说明你既有面子又有格调。陆公子是文化界的林黛玉,人美不说,脾气贵族,叫他吃顿饭,他要问都有谁,听到不顺耳的名字,就说,还有半本《容安馆札记》没看完。真牛人一个也。可惜此君着实太过神秘,照片都难寻一张,也就勉强在梁文道主持的《开卷8分钟之东写西读》里截到左上角那幅肖像漫画,其低调处世之态堪可直追偶像钱锺书老先生了。另,前两天偶然在学院的资料室翻到一本陆谷孙先生的《余墨集》,里面有篇文章提到,原来陆灏竟是抢占了陆谷孙的便宜,将陆所主编《英汉大词典》上卷样书拿去作为“敲门砖”,才见着的偶像钱锺书;而陆谷孙自己其实也是打算借机一见钱锺书的,机会却被陆灏抢走,后来犹自忿忿呢。
附上一幅尚书吧扫红所留陆灏仕女图,里面还有陈子善先生的签名。
2009-4-14- 星期二 18:25 @reply
您好,我想轉載您的這篇文章,希望您能同意~
謝謝!
2009-4-15- 星期三 10:02 @reply
如果是转载到个人非商业的blog或网页上,请自便。
2022-9-27- 星期二 1:41 @reply
这几天封控在家,忙完线上工作之余看些小闲书,就翻到《东写西读》了。想起来买这本书的时候,还是机缘巧合看到了老师的这篇文章,引发兴趣才去买的。那时候我才刚刚进大学。现在我自己都工作快十年啦。不知道老师身体无恙否?感谢您当年的这篇博文,祝您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