웹사이트 동영상 다운로드

原始地址在此,此处已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重新编辑。

1997年

1992年

  • 卢卡奇,1992年,《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商务印书馆。

1989年

  • 1987一1989年,国内学术界开展了一场学术争论,主要集中于怎样分析、看待“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怎样评价卢卡奇、葛兰西这样的代表人物。

1985年

  • 1985年4月,纪念卢卡奇诞辰一百周年国际会议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召开,由匈牙利科学院、匈牙利教育部、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党史研究所和社会科学研究所联合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社会主义国家以及联邦德国、意大利和美国的学者。
  • 1985年适逢卢卡奇百年诞辰,国际学界纷纷举办各种活动进行纪念。

1976年

  • 波兰的沙夫在《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概念系统》(1976年)一文中认为,卢卡奇的那些观点“是从当时能了解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出发而得出的天才的推论,证明了作者非凡的理论洞察力。”
  • 1976年,英国《新左派评论》杂志编辑安德森发美《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一书.把“从卢卡奇到葛兰西,从萨特到阿尔都塞,从马尔库塞到德拉一沃尔佩”列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学派或理论家”,并说“西方马克思主义尽管存在种种内部分歧和对立,却仍然构成一个具有共同学术传统的理论” 。

1971年

  • 1971年在卢卡奇逝世时,前苏联哲学界在悼念文章中称卢卡奇为“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承认卢卡奇“对世界哲学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出色的贡献”。
  • 1971年,卢卡奇临终前不久接受法国人冯·布尔代采访时,谈了自己对经济改革和政治民主等问题的见解。
  • 卢卡奇1971年6月4日阖然长息。

1969年

  • 1969年12月答南斯拉夫《七月》周刊记者问,当有人提出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今天出现了多元的趋势时,卢卡奇对此也有明确的态度。
  • 比如,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卢卡奇在1969年12月指出,在列宁于1914年写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之后,人们便没有作出对资本主义的任何真正的经济分析,也没有作出对社会主义发展的真正的历史分析,而如果没有这种分析,就不能找出需要解决的具体现实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决策。

1967年

  • 卢卡奇在1967年的自传序言中相当客观地指出,列宁在这个问题上真正恢复了马克思的方法,我的努力却导致了一种黑格尔主义的歪曲,因为我将总体性在方法论上的核心地位与经济优先性对立起 来,认为不是经济动机在历史解释中的统治地位,而是总体的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科学有决定性的区别。

1956年

  • 1956年,匈牙利发生悲剧性事件,卢卡奇由于参加了短命的纳吉政府,在长时期内被视为修正主义分子,处境极为孤立。
  • 1956年,卢卡奇担任了纳吉政府的文化部长,但反对纳吉关于退出华约组织的建议。
  • 在马克思主义演进史上,“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滥觞于本世纪20年代卢卡奇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的马克思主义诠释中,到1956年前苏共20大之后,从人道主义出发诠释和“软化”马克思主义则显现为一种国际性的潮流,并由此引发了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关系的研究热潮和激烈争论。
  • 自40年代末以来,匈牙利一次又一次地掀起批判卢卡奇的浪潮,1956年匈牙利出现了纳吉事件,由于卢卡奇是纳吉政府的文化部长而被苏联困于罗马尼亚,直到1957年的4月才回到匈牙利。

1955年

  • 后来到了1955年,法国梅洛—庞蒂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并首次把卢卡奇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历史和阶级意识》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圣经”。
  • 到1955年,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梅劳一庞蒂在《辩证法的历险》一书中,强调“西方马克思方义同列宁主义的对立,并追溯到1923年卢卡奇发表的《历史和阶级意识》才把卢卡奇等人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 但事情因为1955年的反胡风斗争、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和1957年的反右斗争而发生根本性变化,在国际国内矛盾的焦点上人们一下子就发现了卢卡奇的名字。——《国内卢卡奇研究七十年:一个批判的回顾》张亮

1951年

  • 在1951年,除了开纪念会、发表纪念文章以外,还发表了两种关于卢卡奇生平事迹的珍贵材料。——《社会存在本体论——卢卡奇晚年哲学思想研究》李俊文

1949年

  • 1949年卢卡奇又因写了《文学和民主》一书再次受到批判,被指责为没有跟上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形势,宣扬“人民民主”和“人民民主的文学”其结果必然是“向右转”反对“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
  • 1949年,卢卡奇发表了《文学和民主》一书,试图用“人民民主”的观点看待社会主义文学,结果是又遭批判,被扣上了反对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大帽子,这又不得不违心地作自我批评。——《“社会主义是从民主中产生出来的”——卢卡奇晚年对社会主义民主战略地位的论述》宫敬才

1948年

  • 卢卡奇在1948年发表的《青年黑格尔》中认为,黑格尔早期对市民社会现象的观察,不仅是辩证方法的真正源泉,而且同时也确保了原则上的进步性。

1945年

  • 1945年,卢卡奇回到布达佩斯,并成为美学和文化理论教授。
  • 1945年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此时,卢卡奇回到了布达佩斯。
  • 1945年卢卡奇在《帝国主义时期德国文学高潮概述》中,仍称布莱希特是形式主义者。——《表现主义与现实主义之争──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论札记》蒋国忠
  • 作者认为,从恩格斯逝世到1945年以前,国际上出现过两次反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浪潮:一次是在1895-1914年,有三个主要反对派别:新康德派(伯恩施坦、施密特)、生机论派(波格丹诺夫)、黑格尔派(潘涅库克、郭尔特、蒙多尔福);另一次是在1923-1939年,主要是黑格尔派(卢卡奇、葛兰西、科尔施)。——《<辩证法内部对话>评析》张翼星

1941年

  • 1941年布莱希特在莫斯科与卢卡奇见面,曾建议停止公开论争。——《表现主义与现实主义之争──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论札记》蒋国忠

1937年

  • 1937年,卢卡奇写成了专门研究青年黑格尔思想的著作《青年黑格尔与资本主义的社会问题》。——《探寻思想变革的生长点──简论卢卡奇对青年黑格尔思想的研究》朱晓鹏
  • 而到了1937年,革命和社会主义前途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可疑的东西了,既然如此,未能世界化的理论就不得不继续残存、不得不理论化自身,这样,法兰克福学派与卢卡奇的理论分歧就表现出来了,其核心是阶级意识问题。——《时间川流中的“否定的辩证法”——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历史性注释》张亮

1936年

  • 这里有一篇需要多说几句,那就是在1936年译出发表的《小说的本质》作者是匈牙利的文艺理论家卢卡奇。

1935年

  • 从1935年《译文》第二卷第二期上刊登了卢卡奇的《左拉与现实主义》至今,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已近七十个年头。

1934年

  • 早在1934年,卢卡奇就发表了《表现主义的伟大和衰亡》对表现主义颇多发难;1938年又发表《问题的实质是现实主义》强调了这场“表现主义大辩论”的性质。

1933年

  • 早在1933年,卢卡奇发表《表现主义的伟大和衰亡》就埋下了论争的导线。(是33还是34呢?
  • 1933年,卢卡奇因为纳粹上台而再次流亡苏联。
  • 在德国,早至席勒就为审美的生活做过规划,进入20世纪以来,从尼采到克尔凯戈尔、海德格尔都曾对现代工业进程以降的日常生活平庸化大加挞伐;在法国,列斐伏尔于1933年率先论证了“日常生活”这个概念,而后,德波、波德里亚、德塞托等人分别就消费社会的日常生活控制做过分析;匈牙利的卢卡奇和赫勒也曾专门论述日常生活的异化问题。——《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何以可能》艾秀梅

1932年

  • 1932年《手稿》公诸于世时,早己在 1923年发表了类似言论的卢卡奇喜出望外、如获至宝。——《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的人”学说及其启示》郭海龙

1930年

  • 1930年,卢卡奇被奥地利政府驭逐出境,遂迁至莫斯科。——《非理性主义:在历史的被告席上——卢卡奇<理性的毁灭>研究》张华荣
  • 马丁·杰伊认为“由霍克海默所确定的,早在1930年法兰克福学派对自然科学所采取的批判基本上是在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的框架之中进行的” 。——《工业文明中人的困境——卢卡奇浪漫主义哲学述评》张西平
  • 卢卡奇在1930年代就遭遇中国理论界其实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国内卢卡奇研究七十年:一个批判的回顾》张亮

1929年

  • 卢卡奇在1929年移居莫斯科,在马列研究院工作。——《卢卡奇的批判思想》马尔科维奇
  • 1929年以后,卢卡奇已对政治不再能有大影响了。

1928年

  • 1928年,作为匈牙利共产党领导人之一的卢卡奇为筹备匈共二大起草了一个《勃鲁姆提纲》试图用合匈牙利国情的“民主专政”的口号代替原来的“无产阶级专政”口一号,尽管两个口号在实质上并无多大差异,但当时却遭到共产国际和匈共党内反对派的非难,被斥之为否定无产阶级专政的“取消主义”。

1927年

  • 海德格尔在1927年发表了《存在与时间》,曼海姆在1929年发表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看来都像有回答卢卡奇的某些思想的意图,并且使异化问题成为当代哲学争论的焦点之一。——《资本主义社会特征的深刻揭露──卢卡奇的物化概念评析》张翼星

1924年

  • 1924年,卢卡奇写了《列宁》一书。
  • 到了1924年第三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卢卡奇、柯尔施遭到了季诺维也夫等人的严厉批评。
  • 1924年6月到7月在莫斯科举行的共产国际第五次世界代表大会上,当时苏联的理论家之一布哈林批评卢卡奇在这部著作中“回复到古老的黑格尔主义”,另一位理论家季诺维耶夫则指责卢卡奇这本书是“理论上的修正主义”。——《苏联哲学界对卢卡奇的研究》徐荣庆

1923年

  • 到1923年,卢卡奇、柯尔施就分别著书,试图把马克思主义解释成为一种人道主义,并强调马克思思想与黑格尔思想的连续性。
  • 卢卡奇1923年发表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不再着眼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经济形势及组织工作,而是着眼于剖析主要影响无产阶级革命的“物化意识”,将革命的方向指向无产阶级扬弃物化的阶级意识自觉。——《批判的人学——对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的本质理解》吴友军
  • 1923年,卢卡奇、科尔施分别发表《历史和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后,遭到了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理论家的猛烈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研究》李红岩
  • 1923年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的问世,开创了恢复人的历史、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中的理论中心位置,重新提出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 卢卡奇(在1923年)和霍克海默(在1937年)之间的主要分歧似乎是,前者认为共产党是真正的阶级意识的具体形象,而后者则认为批判理论一直是个人的事情。——《法兰克福学派的理性主义马克思主义》洛伊
  • 卢卡奇于1923年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率先提出辩证法只限于历史和社会领域的主张,认为把辩证法扩展到自然界是恩格斯遵循黑格尔自然哲学所犯的错误,违背了辩证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这一“关键的决定因素”,是与马克思的观点相悖的。
  • 卢卡奇在1923年发表《历史与阶级意识》后,紧接着就在1924年发表《列宁》一书,对列宁主义作了全面、深刻的阐发,并在往后的思想和行动上积极拥护列宁主义。——《卢卡奇、葛兰西与一般“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区别》张翼星
  • 卢卡奇在1923年发表了《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公开宣传人道主义观点,否定唯物史观。
  • 1923年卢卡奇发表了《历史和阶级意以》一书,这部著作自发表以来,就引起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界广泛而激烈的争论,这种争论一直持续到当代。——《总体性·物化·阶级意识──青年卢卡奇的理论主题及其当代影响》王雨辰
  • 1923年 5月 27日,德共刊物《红旗》发表一篇题为《一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新书—与卢卡奇商榷》的署名文章,该文批评卢卡奇把正统马克思主义只是理解为一种与马克思的研究成果无关的研究方法的观点。——《卢卡奇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评析》梁树发
  • 卢卡奇1923年发表的《历史和阶级意识》被视作西方马克思主义奠基之作,仅从书名上已可以看出“阶级意识”在卢卡奇思想中占据的重要地位。——《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定位与批判指向》衣俊卿
  • 1923年,卢卡奇在其发表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就曾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社会批判理论的语言学转向》闫孟伟、强乃社
  • 1923年,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就在关于资本“商品的盲目崇拜”的片断中看到了卡尔·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观念批判的核心。——《世纪之交西方史学的转折点》格奥尔格·伊格尔斯
  • 1923年,在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历史和阶级意识》中,卢卡奇把革命失败的原因在哲学上归结于轻视革命主体的经济决定论,在政治上解释为无产阶级阶级意识不成熟所导致的阶级意识危机。

1922年

  • 可是直到1922年,卢卡奇还在赞扬巴尔扎克。——《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文学上的现代主义》P.贾

1919年

  • 1919年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失败后,一些匈牙利哲学家到外国去继续发展这个传统,而卢卡奇在其中起着核心作用。——《匈牙利政治体制改革考察报告(下)》苏绍智
  • 卢卡奇在1919年3月写作了《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一文。——《学术性与现实性的游离与耦合——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三种叙事》张立波
  • 卢卡奇在1919年编辑过共产党的刊物《红色新闻》。——《逆境中创新精神的坚守——卢卡奇、胡风比较研究》刘艳坤、任平

1918年

  • 1918年卢卡奇开始接受马思主义。
  • 1918年以前,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的前期活动是以“浪漫的反资本主义”这一概念为标志的。

1912年

  • 韦伯于1912年年底首先谈到授予卢卡奇讲师职务的可能性。——《韦伯与布洛赫和卢卡奇》E·卡拉迪

1911年

  • 1911年5月18日,婚后生活、工作和情感都不如意的伊尔玛在横跨多瑙河的一座桥上投河自尽,这种发生在自己生活中的悲剧使得卢卡奇再一次陷入精神危机。——《通向<历史与阶级意识>的道路——黑格尔对早期卢卡奇思想发展的逻辑影响》张亮

1906年

  • 在1906年,卢卡奇在《现代戏剧发展史》中就提出了物化问题。——《卢卡奇晚年对早期思想的超越》蒋逸民

1893年

  • 卢卡奇的上述论点与恩格斯在1893年7月14日致弗·梅林的一封信中的观点是一致的,恩格斯指出: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有意识地、但是以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艺术不是纯粹的意识形态形式——卢卡奇对艺术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论述》马驰

1885年

  • 1885年4月13日卢卡奇出生于布达佩斯一个富有的犹太家庭。——《非理性主义:在历史的被告席上——卢卡奇<理性的毁灭>研究》张华荣

1844年

  • 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还没有面世的时期,卢卡奇的意识形态理论对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1932年发表之后所兴起的对青年马克思的研究热潮,可以说同时也是对青年卢卡奇的研究热潮,因为卢卡奇早在这篇手稿发表之前,就已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提出了其中的许多概念。
  • 同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相比,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比较接近于马克提出的劳动异化论的第二个方面内容。
다운로드 Sketchup 8 download 한컴 오피스 테마 다운로드 다운로드


Trackbacks

  1. geoWHY月报 Issue-2009.05 | Lee shore|下风岸 (2009年5月30日)

Leave a Comment

Tags allowed: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提示/Tips可使用Ctrl+Enter快速提交留言出口成脏一律垃圾处理。

blank
Warning: Unknown: Failed to write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lease verify that the current setting of session.save_path is correct (127.0.0.1:11211) in Unknown on line 0